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师是主体,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合作者。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造就符合现代理念的教师队伍,弘扬我校师资队伍的优秀传统,为全体教师更快、更好的发展创建平台,从而培育更多的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特制定本方案。方案由三个工程组成,即“名师高端发展工程”、“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3·5’工程”。三个工程分别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工作业绩的教师制定。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准确定位,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
1、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名师高端发展工程
2、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
3、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3·5”工程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二零一四年一月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名师高端发展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着力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努力造就一批教育教学专家,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标
发掘我校名师队伍专业发展的潜质,激发名师自我发展的激情,打造名师成长共同体,为名师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和平台,扩大我校名师的影响,促进他们向高端发展。
三、提供条件
1.外出学习培训,每学年至少1次。
2.每人订购一份本学科核心期刊。
3.组织合作共同体活动交流。
4.优先推选更高一级业务荣誉。
5.优先推荐省市级课题申请,并负责组织专家鉴定验收。
四、发展要求
1.成立发展共同体。作为引领者,遴选本学科3-5名骨干教师,组成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制定出专业发展共同体活动方案,每学期至少活动2次,积累活动过程材料,期末撰写活动总结。
2.课题研究。作为主持人,申请市级或省级课题,带动本学科其他教师进行富有实效的研究,研究成果至少在全校范围内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影响。
3.论文写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论文。
4.校本课程开发。针对本学科教学和高考实际,或针对我校学生发展需求,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原则,开发便于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校本课程。要形成电子教材,并在一定范围内开设。
5.执教大型公开课。在学校举行的“同课异构”等大型公开课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公开课要体现学校倡导的教学改革理念,展示自己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成果。
6.论坛发言。在学校举行的“教师论坛”等活动中,踊跃参加,以高质量的稿件进行论坛交流。
在以上六项发展要求中,1-3项必须完成,4-6项可视情况而定。
五、名师遴选
1.遴选范围:我校获得齐鲁名师、特级教师、省教学能手、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功勋教师、泰山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等较高业务荣誉的教师。
2.遴选要求:有强烈的事业追求和更高专业发展需求,善于合作交流,勇于开拓创新。
3.遴选方式:教师自愿报名和学校综合考量相结合。
六、注意事项
请符合条件的教师于2014年2月16日-21日到教科所领取《“名师高端发展工程”申报表》。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二零一四年一月
《“名师高端发展工程”申报表》见附件
“名师高端发展工程”申报表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年限 | |||
学科 | 研究专长 | 已聘职称 | |||
主持 课题 | |||||
参与 课题 | |||||
发表论文(题目、刊物、时间) | |||||
业务荣誉(列举最高三项) | |||||
综合荣誉(列举最高三项) |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着力造就一批教学、科研、教师培养等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师资条件。
二、工作目标
发掘我校骨干教师的潜质,激发骨干教师自我发展的热情,锻造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向名师目标发展。
三、提供条件
1.优先安排外出学习培训。
2.每人订购一份本学科核心期刊杂志。
3.定期组织该团体的交流活动。
4.优先推选更高一级业务荣誉。
5.优先推荐省市级课题申请,并负责组织专家鉴定验收。
四、发展要求
1.成立发展协作组。作为引领者,遴选本学科2-3名青年教师,组成学科专业发展协作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制定出专业发展协作组的活动方案,每学期至少活动2次,积累活动过程材料,期末撰写活动总结。
2.课题研究。作为主持人,申请市级或学校已申请立项的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带动本学科其他教师进行富有实效的研究,研究成果至少在全校范围内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影响。
3.论文写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年至少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论文。
4.校本课程开发。针对本学科教学和高考实际,或针对我校学生发展需求,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原则,开发便于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校本课程。要形成电子教材,并在一定范围内开设。
5.执教大型公开课。在学校举行的“同课异构”等大型公开课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公开课要体现学校倡导的教学改革理念,展示自己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成果。
6.论坛发言。在学校举行的“教师论坛”等活动中,踊跃参加,以高质量的稿件进行论坛交流。
以上六项发展要求,其中1-3项必须完成,4-6项可视情况而定。
五、成员遴选
1.遴选范围:具有市直及以上教学能手称号,获得市优质课、创新课一等奖及以上奖励,在人才递进工程中获得“教学新星”及以上称号或相当于县级教学综合荣誉称号的教师。
2.遴选要求:有强烈的事业追求和更高专业发展需求,善于合作交流,勇于开拓创新。
3.遴选方式:教师自愿报名和学校综合考量相结合。
六、注意事项
请符合条件的教师于2014年2月16日-21日到教科所领取《“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申报表》。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二零一四年一月
《“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申报表》见附件
“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申报表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年限 | |||
学科 | 研究专长 | 已聘职称 | |||
主持 课题 | |||||
参与 课题 | |||||
发表论文(题目、刊物、时间) | |||||
业务荣誉(列举最高三项) | |||||
综合荣誉(列举最高三项) |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3·5”工程
一、“1·3·5”工程的宗旨
青年教师肩负着二中的希望和未来。为了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全面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依法治教,建功立业,我们启动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胜任,五年成为教学骨干”的“1·3·5”工程,旨在造就一批既能秉承我校优秀的教学传统,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教学骨干。
二、“1·3·5”工程的实施意见
(一)第一阶段:新教师岗位适应期——一年“适应”
1.目标要求
(1)师德
熟悉“教育法”、“教师法”、“泰安二中教职工行为规范”、“泰安二中教学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十不准》中的有关要求。加强师德素养,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
(2)教学基本功
A .运用普通话教学,专业术语规范。
B .粉笔字及硬笔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
C .熟练使用班班通教学设备。
(3)教学技能
A.教案规范,有教后反思。
B.正确使用教具,实验操作科学、规范。
C.具有一定的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D.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并能制作课件。
E.掌握“说课”的基本思路。
(4)教学成绩
教学成绩应接近或达到学校同年级同学科平均水平。
2.考核办法
(1) 师德形象:由级部考核,记A、B、C三等。
(2) 教师基本功:由学科教研室负责考核,记A、B、C三等。
(3) 教学技能:由教科所每学年举行的“新教师汇报课”进行综合评定打分,记A、B、C三等。
(4) 教学成绩:由级部组织考核打分,记A、B、C三等。
以上四项评定均为B级以上者(含B级)视为“适应”教师。记入教学档案。对不合格项应限期整改,视具体情况再作处理。
(二) 第二阶段:锻炼成长期——三年胜任
1.目标要求
(1) 师德形象
依法从教,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仪表端庄。
(2) 教学基本功
A.普通话准确流利,专业术语规范严谨。
B.粉笔字及硬笔书法美观大方,板书设计科学。
C.熟练使用班班通教学设备。
(3)教学技能
A.教案规范,教学设计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
B.熟练运用教具,实验技能娴熟。
C.具备较强的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师生关系和谐。
D.较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具备较高的制作课件的能力。
E.“说课”能力较强,教材分析、学情把握到位。
(4)教学成绩
教学成绩达到或超过全年级的平均水平。
2.考核办法
(1)师德形象:由级部考核,记A、B、C三等。
(2)教师基本功:由学科教研室负责考核,记A、B、C三等。
(3)教学技能:由教科所组织3年教龄内教师“验收课”评选,分别记为A、B、C三等。
(4)教学成绩:由级部组织对第二、第三学年教学成绩考核打分,记A、B、C三等。
以上四项均达到B级(含B级)以上者颁发“学科教学胜任教师”证书。未达到B级者,限期整改,记入教学档案并在评优、聘任时参照使用。
(三)第三阶段:创新发展期——五年成为教学骨干
1.目标要求
(1)师德形象
依法从教,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仪表端庄。
(2)教学技能
A . 教案规范,理念先进。
B . 课堂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灵活,学生主体作用明显,教师诱导得当,机智、幽默,课堂效益高,具有创新意识。
C .“说课”能力强,熟知教材各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材、学情把握到位,可操作性强。
D .对本学科高考要求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E .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能独立制作较高水平的教学课件。
(3)教学成绩
教学成绩应进入全年级的前三分之一水平。
(4)教学研究
A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B .在市级以上教学研讨会上作过典型发言。
C .参与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
2.考核办法
(1)师德形象:由级部考核,记A、B、C三等。
(2)教学技能:由教科所组织五年教龄教师进行“骨干教师评选课”验收,记A、B、C三等。
(3)教学成绩:由级部组织对第四、第五学年教学成绩考核打分,记为A、B、C三等。
(4)教学研究:由教科所认定、考核、记分,记为A、B、C三等。
以上四项均达到B级(含B级)以上者颁发“学校骨干教师”证书,记入教学档案,在评优、聘任中优先考虑。
三、关于实施“1·3·5”工程的具体安排
青年教师培养是级部、教研组的常规工作,级部、教研组要全面规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听课、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环节的跟进式指导;学科教研室主任要为其提供专业引领,在本学科内组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学校教科所负责对青年教师的相关专业指标进行考核,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综合评定。
(一)关于师德形象
级部每学年五月一日前对教师进行考核。
(二)关于教学基本功
由各学科教研室主任会同各教研组长对本学科组教师进行考核,可采用比赛或听课的形式进行,每学期考核一次,结果报教科所备案。
(三)关于教学技能
1.由教科所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技能达标活动,分别记A、B、C三级。
2.“新教师汇报课”每学年十月下旬综合评定。
3.“验收课”每学年五月份进行。
4.“骨干教师评选课”每学年十一月进行。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