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教 师 校 本 培 训 规 划
(2018.9—2023.9)
教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活动,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的学习和提高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更加重要,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是校本培训。为使校本培训走向规范和高效,特制订五年规划。
一、校本学习规划
基本目标:使教师具有教育法规的基本知识,掌握新课程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有关的学科教学理论,学习和借鉴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基本措施:
1、确定学习材料。基本内容为:教育教学法规基本知识、新课程教育基本理论、省编校本培训丛书内容、教育家名著、学校所购置的教育教学刊物。
2、每两周学习一个专题的内容(第一周自学,第二周教研组内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时间定在集体备课时间。每个专题内容学习完成后,撰写1500字的学习体会。
3、有计划地让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回校后凭上交的学习体会材料报销费用。
4、学校定期请高校、教研机构专家来校讲学。
5、按时参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习和培训活动。
6、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表彰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并将理论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产生良好效益的教师。
7、学校按照指定的学习材料要求,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教育理论考试,对于不及格者,限期补考。
8、学校购买教育理论书籍作为对课堂大赛、优质课评选获奖者的奖励。
9、每学期分别进行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10、学校通过校办刊物《研究与交流》刊登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所刊登的论文与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挂钩。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凡在国家正规刊物上发表论文者,学校给予奖励。
二、校本教研规划
基本目标:人人具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行为,通过教学研究,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水平,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积极合作,资源共享,同步成长。
基本措施:
1、教研组按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日常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每周1~2次集体备课,1次主备人公开课制度。
2、通过“三大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一对一、面对面指导,新教师在第一学期要上汇报课。
3、学科教研室每月推出一名教师执教研讨课,供本学科教师评议。
4、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从不同学科展出示范课,要求每位教师都提交教育教学论文。
5、学校有计划地举行“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创新课评选”、“说课比赛”活动。
6、每年组织一次师德教育演讲比赛,提升每位教师的师德水平。
三、校本科研规划
基本目标:人人具有科研意识,人人把科研作为反思性教学的手段,通过科研提高教学设计的理论含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骨干教师都有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基本措施:
1、降低科研重心,倡导“草根”式课题,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每位教师每年写一篇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或教育教学论文。
2、定期请高校教师或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指导。
3、以省市级课题为龙头,带动其他课题的实施。五年内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16项的结题工作。
4、确定一批校级课题并具体实施,三年内结题。
5、引导教师通过案例研究,加强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9、规划周期内,编辑出版一册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包括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论文集。
10、五年内全校教师公开发表或评奖(市级以上)论文达到300篇。
四、校本培训的时间和经费保障
基本目标:学校通过制度保障校本培训的时间和所必需的经费。
基本措施:
1、教育理论学习的时间安排:公共讨论时间定在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自学时间由自己利用业余时间。
2、校本教研时间安排:集体备课各教研组每学期固定一次,主备人公开课时间由各级部随时确定。
3、校本科研时间由自己确定,对于市级以上课题的管理,学校将按各课题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计划进行管理。
4、校本培训所需经费采取审批制,凡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成果评选者,之前学校不提供费用,但可凭结果按规定标准获得奖励。
2018年9 月